高考临近,千军万马即将奔赴填报高考志愿的战场。今年的志愿填报却迎来一个出人意料的插曲:手机验证码。
为了保障志愿填报的安全性,教育部门规定,志愿填报环节需要使用手机验证码进行身份验证。乍一看,这一举措似乎无可指摘。但在现实操作中,却衍生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问题。
手机验证码获取难。志愿填报高峰期,短信轰炸成为常态,验证码迟迟收不到的情况屡见不鲜。有的同学苦苦等待数小时,仍旧无果,导致志愿填报被迫中断。这对那些通讯条件不佳的偏远地区考生来说,更是雪上加霜。
手机号码变动多。随着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提高,更换手机号码已经成为家常便饭。但很多考生没有及时更新个人信息,导致高考填报时手机验证码无法发送到正确号码上。据统计,截至仍有近百万考生面临此类问题。
更有甚者,一些不法分子趁机牟利,通过伪造考生信息,获取手机验证码,甚至冒名顶替填报志愿。这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考生的合法权益,也对高考的公平性造成了严重的挑战。
手机验证码本是保障志愿填报安全性的措施,却无意中成为考生的一块绊脚石。它让原本紧张的填报过程平添了一份焦虑,也为高考的公平性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面对这一困境,教育部门有必要采取更加周全的措施,解决手机验证码的难题。可以考虑采取多种验证方式,如身份证识别、人脸识别等,以提高验证的效率和准确性。也可增设人工验证通道,方便无法使用手机验证码的考生完成志愿填报。
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人生中的重大决策,不容有丝毫闪失。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尽快化解手机验证码带来的困局,为考生营造一个公平、公正的志愿填报环境。让所有考生都能在公平的竞争中,实现自己的梦想。